环球看点!读书|荣新江:敦煌,是民族的心灵历程,宝藏的聚散离合

2023-06-27 20:26:51 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

▲敦煌莫高窟(刘诗平 摄)

刘诗平、孟宪实两位的这本书源于2000年——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时出版的《敦煌百年:一个民族的心灵历程》,可以看出当时两位作者的心境,是想通过百年敦煌学的历史,来诉说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如今,作者对内容进行增补修订,加入大量有关敦煌石窟艺术研究的内容,并补充近二十年来敦煌学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包括国际学界的交往和竞争,还以大量图片辅佐文字,使本书更加丰满。书名《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似乎也更加符合大众读者的趣味。

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一部真正的敦煌学学术史著作。尽管学术史难做,但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学术史。两位作者在前人许多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探索和整理,对百年来的学术史做了系统的阐述,包括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文献流散,各国探险队的攫取、豪夺,早期敦煌学研究的艰难历程,特别是中国学者远渡重洋,抄录整理敦煌文献的经过,以及最近四十年来敦煌学的迅猛发展和各国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争先。虽然没有像纯学术著作那样出注,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叙述无一字无来历,是一本相当全面又可读性很强的敦煌学学术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敦煌学的历程必然与百年来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谓“伤心史”、何处是“敦煌学中心”等话题,是每一部敦煌学学术史都无法回避的。本书两位作者站在中国文化的本位立场之上,同时兼有国际视野与同情之理解,把个别事件放到整个敦煌学的发展过程之中来看待,揭示出当年相互之间,因为国家强弱、党派分野、脾气秉性之不同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和纷争,用“长时段”的历史眼光去看问题,把许多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梳理出来。这些方面的论述,给我很深的印象。

两位作者,孟君是与我年龄相仿的学术挚友,诗平是曾经跟随我读硕士的学生,他们对于我有关敦煌学的论述非常熟悉,私下里也有很多讨论或论辩。我很高兴他们两位在本书中采用了我的不少观点,也利用了一些我发现的敦煌学史新材料,特别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与我的观点保持一致。我既欣慰于他们能采用我的成果,更欢喜他们在我的研究基础上又有许多推进,特别是把许多分别论证的问题联系起来,因此常常更加深入。

这本书的最终成稿和后来的增补,诗平用力较多。诗平本科、硕士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因此对武大的吐鲁番文书研究和北大的敦煌学研究情形都比较清楚了解。毕业后他进入新闻出版行业,有机会多次走访包括敦煌在内的地方,增长见识,同时由于撰写新闻稿件,有很好的写作训练基础。读者不难看出,这本书的文风有一些新闻写作的味道,把敦煌学史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地“报道”出来,用引人入胜的话语带着读者深入阅读。这本书中,不论是“民族的心灵历程”,还是“宝藏的聚散离合”,都更像是敦煌学圈外的媒体人更为关心的话题,也是沟通敦煌学专业学者与大众读者之间的桥梁。

(本文为《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序言)

《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全三册)

刘诗平 孟宪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敦煌,投射着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

作品围绕敦煌藏经洞宝藏的发现、流散和回归,呈现了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敦煌研究的显著进展。如今,各国收藏机构合作对敦煌文物进行修复、出版与数字共享,各国学者悉心研究、相互交流,共同推进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和利用。“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因此形成。

作品在“历史”与“学术”两个题眼下,激荡着国人充沛的民族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敦煌学的国际性。本书的出版,必将丰富读者对敦煌的认知,并成为学界研究敦煌的重要参考。

作者:荣新江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朱自奋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京津冀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